设为首页   |   加入收藏   |   邮件系统   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体系之声 >> 正文
北大教授李伯重做客漳州电大“丹霞讲坛”
时间:2021年07月14日    作者:漳州电大 苏莉 文/图    编辑:宣传部

参观丹霞古井

参观”丹霞记忆“馆中文物文献

7月13日,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、经济史学家李伯重应邀到漳州电大调研指导,在校领导和有关专家陪同下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,对学校积极保护“漳州丹霞书院遗迹”和重要文物文献给予充分肯定。当晚李伯重教授做客“丹霞讲坛”,为大家带来“建构地方的历史:地方文献与史学研究”专题讲座。漳州电大全体教职工,漳州文史学、闽文化及教育领域相关专家、学者到场聆听。学校党委书记、校长李然主持。

李然介绍,李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,多年在闽南求学,对闽南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。漳州是千年文化古城,有许多的文物、文献有待发现、发掘和研究。1928年,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,傅斯年所长针对文献研究曾说过:“一分材料出一分货,十分材料出十分货,没有材料出不了货。”这“材料”,指的就是文献、文物,“货”,就是研究成果。从发现材料到形成成果,需要丰富的知识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精神,更需要洞见和眼光。今天荣幸邀请到李教授,聆听他的专题讲座,期待能为未来漳州的地方志研究发挥积极影响,也能为各位文史爱好者的学习、研究带来启发和推动。

“丹霞讲坛”专题讲座

讲座中,李伯重从微观史的兴起着手,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地向听众介绍了微观史研究在当下历史研究中的作用。通过介绍西方史学界研究微观史料的经验和见解,听众得以了解微观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。李教授对于地方文献的类型、特点和价值的分析,尤其是结合自身多年来对19世纪初期松江府经济研究的个案,阐明区域历史和宏观历史学的关系,脉络清晰,资料详尽,其借助多种地方文献建构历史的方法和心得分享,令听众受益匪浅。互动环节,李教授与听众进行问答,解答他们在史学研究方面遇到的疑问,现场气氛热烈。

与听众互动

向李伯重教授致谢

讲座最后,李教授借胡适、顾颉刚等文史大家之语“学问是平等的,发明一个字的古义,与发现一颗恒星,都是一大功绩”,勉励漳州的史学研究者和文史爱好者,希望他们不畏艰难,“以新的眼光开辟新的天地”,努力推动漳州的地方史研究迈上新台阶。

人物简介:

李伯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,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。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,清华大学教授、博导,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,创办了清华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。

李伯重先后主持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16至18世纪的江南与荷兰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”、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“近千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历史考察”等课题的研究。代表作有《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》、《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,1620-1850》(英文)、《发展与制约: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》(2002年)、《理论、方法与发展趋势: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索》(2002年)、《多视角看历史:南宋后期至清代中期的江南经济》(2003年)、《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――1820年代华亭-娄县地区GDP研究》(2008)、《火枪与账簿: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》(2017)、《新史观 新视野 新历史》(2018)等。

© 福建开放大学 
地址:福建 福州桂山路109号 邮编:350013
E-mail:webmaster@fjrtvu.edu.cn
[闽ICP备09037294号-6]  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141号